?氨氮超標是水污染控制中常見的問題,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:
工藝設計與運行管理不當:
供氣量不足或硝化菌數量不足:硝化過程需要充足的氧氣供應,如果曝氣系統設計不合理或運行中供氣量不足,會導致硝化反應受阻,氨氮無法有效轉化為硝酸鹽。
設施規模與處理能力不匹配:設計的處理設施規模過小,或者實際處理負荷超過了設計負荷,使得系統無法有效處理高濃度的氨氮廢水。
水力停留時間控制不當:水力停留時間過短,不足以完成氨氮的完全硝化,導致氨氮去除效率低下。
營養失衡:BOD5/TKN(生化需氧量與總凱氏氮的比值)過高,說明碳源相對于氮源過多,不利于硝化細菌的生長,從而影響氨氮的轉化。
操作與維護問題:
內回流控制不當:內回流比率過小,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,可能導致反硝化作用,增加氨氮濃度;回流泵故障也可能導致氨氮控制不穩定。
有機物沖擊:短時間內大量有機物進入系統,會消耗大量溶解氧,抑制硝化菌的活性,從而引起氨氮升高。
pH值控制不當:硝化菌適宜的pH范圍一般在7.5-8.5,pH過低會抑制硝化作用,導致氨氮去除效率下降。
環境因素影響:
溫度:低溫環境下,硝化細菌的活性大幅降低,特別是在冬季,污水處理效率會明顯下降,氨氮去除困難。
堿度不足:硝化反應會消耗堿度,如果系統中堿度補充不足,pH值會下降,影響硝化過程。
系統故障與外部干擾:
設備故障:曝氣設備損壞或堵塞,導致曝氣不均或供氧不足。
有*物質:某些工業廢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屬、有機*物等,這些物質會抑制或殺死硝化菌,影響氨氮的正常去除。
針對上述原因,優化工藝設計、加強日常運行管理、及時維護設備、合理控制操作參數(如pH值、溶解氧、回流比等),并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,是控制氨氮超標的關鍵。同時,針對特定的工業廢水特性,可能還需要采取預處理措施,如化學沉淀、物理過濾等,以減輕后續生物處理的負擔。